9月5日,记者来到位于长兴县林城镇连心村的浙江莲心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这里的多层羊舍模式刚入选省畜牧业创新发展“八大模式”实践案例。“带你看看我们羊场的新变化!”莲心农业总经理周鹏飞说。
上午10时,37岁的工作人员张帅开着喂料车,将玉米、中药渣等加工而成的草料均匀撒到养殖栏前。他是个多面手——开得了喂料车,能给湖羊治病,还能操作羊舍的管理系统。“咱们养羊的工人技能水平高,大多是‘90后’。”周鹏飞介绍。
“羊倌”年轻化的背后,是羊场现代化。2021年,莲心农业在村里拿了101亩地建羊场,董事长郑健健算了笔账:建单层只能养1万多头,建2至3层最多能养5万头。“让羊上楼!”依托山地丘陵地貌,他规划建设多层羊舍,引入机械化、数字化设备,建成我省首家大型数字化多层规模羊场。
记者走入羊场二期项目,只见钢结构的羊舍里,2条输送带相互配合,实现养殖粪尿干湿分离。羊屎输送到灌装桶装备后,被自动打包。在羊场的“中央监控室”,30多块屏幕“直播”湖羊生活,还能实时监测羊场温度、湿度等参数。“我们目前在羊舍建设、自动消粪等领域拿到了4个专利,都是在这几年建设项目中摸索出来的。”周鹏飞说。
“我们现在卖起工业品了!”中午11时许,莲心农业工程师罗军平和甘肃一家羊场沟通多层羊舍建设方案。“这些年,我们的多层羊舍模式推广到全国。”他说,去年由他们设计的输送带产品就卖到了海南的羊场。如今,技术输出已成为莲心羊场的主要业务之一,仅这块年销售额就达200多万元。
道路旁树木繁茂,亭台边流水潺潺……在羊场里,优美的环境让人不敢相信这里是养羊的。“很多参观者都说我们这里像个园林。”周鹏飞笑着说,羊场已建立“农作物秸秆—湖羊—有机肥”生态循环模式,推动湖羊养殖绿色化生产,近年来获得省美丽牧场、省生态低碳农场等称号。
“‘羊倌’年轻化、产品工业化、场内园林化,是我们羊场的新面貌。”郑健健说,下个月,三期项目将投用,整个羊场的羊舍将达到21幢,年出栏湖羊将突破4万头,他们还将整合畜牧业生态资源、文化元素与旅游服务,让羊场变得更“新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