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在吴兴高新区的浙江鸿昌铝业有限公司汽车轻量化挤压件研发及智能制造项目现场,工程师们正专注地盯着控制面板,进行最后的系统联调。
走进新厂区,记者看到,数十台崭新的智能化设备已安装就位,工人们往来穿梭,为四季度的全面投产做最后冲刺。“新项目上马,不仅能为企业打开全新市场,更将助推湖州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形成更强集群效应。”公司总经理沈百明介绍,该项目总投资15亿元、占地193亩,预计今年底前可实现全面投产,届时将形成年产3.3万吨汽车用轻量化零部件、6.7万吨工业建筑用高性能铝型材的生产能力。
作为一家成立于2013年,专注建筑铝型材生产的传统制造企业,鸿昌铝业近年来明显感受到市场之变。“生产设备老旧,很多高端客户的订单我们接不了。”沈百明说,转型迫在眉睫。经过反复研判,企业最终将目光锁定技术门槛更高、附加值更大的汽车轻量化铝挤压件和高性能工业铝材赛道,并于2023年正式启动这一智能制造项目。
然而,转型绝非易事,从传统建材到高端制造的跨越式发展,不仅需投入巨资更换全部产线,更涉及工艺重构、人才引进和系统融合。之所以坚定选择在吴兴高新区落地,看中的正是当地的营商环境。
正交谈时,吴兴高新区经发局副局长徐彬峰带着项目专员来到现场,协调产线布局与市政设施接入的细节。“从鸿昌铝业确定增资扩产之日起,我们的服务就同步跟上了。”徐彬峰说。
路不通,拓路;电不够,协调增容;审批环节多,派专员跑腿……政府部门做好项目建设的“后勤部”。尤其在项目验收、政策对接等关键环节,主动介入、靠前服务,帮助企业压缩流程、节省时间,让企业能心无旁骛搞建设、抓生产。
政企同心之下,项目进展迅速。自去年3月正式打桩,仅用1年多时间,基本完成了主体建设与设备安装,现已进入最后的联动调试阶段。
在挤压车间,生产副总陈志刚正与团队围绕一台大型挤压机进行数据校准。“新投入的智能化挤压机、立式喷涂线、全自动物流系统等120台/套设备,均属行业领先水平。”他一边查看控制屏参数,一边向记者介绍,这些设备未来将通过5G全连接系统统一控制,实现生产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与此同时,企业正同步推进煲模废碱综合处置项目,彻底实现废液零排放和绿色生产。